《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23年第2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3-28 [来源]: [浏览次数]: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季刊)

2023年第2期(更名改版后总第22期)

目录

(点击篇名可链接至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免费下载全文)

·区域研究·

马克龙第二任期对非政策的趋向、动因与前景

母耕源(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摘要: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成功开启第二个执政任期后,在对非政策上将延续第一任期的政策精神,即尽可能地显示出与殖民色彩浓厚的“法非特殊关系”决裂,进而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决心,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法国在非洲的利益。但他会对具体政策进行一些改变或发展,从目前看主要体现在“优化军事安全部署”“继续金融改革与加强发展援助并行”以及“多管齐下开展公共外交”这三个方面。政策调整的动因包括之前的政策凸显出局限性、法在非洲的形象未得到有效改善、域外势力在非竞争加剧以及俄乌战争的影响等。然而,内政因素、政策本身的争议性以及非洲方面的现实情况都会对政策的实施形成挑战。

国民联盟的转型

吕克·鲁邦(巴黎政治大学)杨思涵(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调查显示,2022年法国国民议会选举后,国民联盟在许多法国人眼中已经具备了合法性,向普通政党的转型使其成功摆脱了从前身国民阵线那里继承的污名。因此,国民联盟是否已经融入了近年来在法国选民中大行其道的右翼化运动之中?它的成功逐渐被公众舆论所接受,因此吸引了不再符合过去国民阵线选民特点的群体。

后疫情时代的法国教育国际化:对非洲援助的动力与发展路向

赵燕(深圳大学)王蕾(深圳大学)

摘要:教育援助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法国尤为重视在非洲进行教育援助,在国际教育交流过程中培养本土技术管理人才,吸引来自非洲的优秀人才赴法学习,从而增强法国在非洲的文化传播、渗透和影响力。本文聚焦后疫情时代法国在多个层面对非援助策略调整,从资金、项目到教学资源等角度开展多样援助措施,创新在非教育实践,促进法非教育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布基纳法索独立后扫盲教育的嬗变与展望

白琰媛(武汉理工大学)潘莹莹(武汉理工大学)

摘要:地处非洲西部的内陆国家布基纳法索,自独立以来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教育行政制度和教育体系,但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教育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文盲率(2)居高不下。鉴于扫除文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布国政府不断尝试改革和调整扫盲教育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布基纳法索独立以来的扫盲教育,尤其是孔波雷政府执政期间出台的五部法案法规为重点研究对象,历时梳理布基纳法索中央政府的扫盲举措,分析扫盲运动的嬗变阶段和演进特点,考察扫盲教育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察未来发展趋向。

·语言与教学·

学生写作的发生学研究:理论要素与研究动态

宁婧思(北京语言大学)

摘要:法国的文本发生学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起初应用于文学研究中,通过对作品手稿等发生材料的整理分析回溯作家的写作行为,更新了写作的基本概念、阶段和过程。自1990年代初起,学界开始转向对学生写作教学的发生研究,关注学生写作草稿并解读其背后反映的语言操作过程及知识掌握情况。本文从发生学的基本内容、学生写作的发生学研究起源以及相关研究动态三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语言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

·文学研究·

制造“记忆之场”——简论莫迪亚诺笔下的女性人物

赵康棋(电子科技大学)

摘要:从《凄凉别墅》开始,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总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似曾相识的印象。他时常以20世纪60年代为背景,描写叙述者与一位神秘女性的交往、她的失踪,以及叙述者对她的追忆与寻找。本文以这些女性人物为中心,对她们身上表现出的共同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借助诺拉的“记忆之场”理论,探讨她们的象征意义:一方面,她们作为“摆渡人”,将叙述者们由现世引向过去;另一方面,她们象征着已逝的20世纪60年代,是莫迪亚诺与遗忘不停较量的“记忆之场”。

哲思·虚构·介入——论施米特的小说创作特征

牛晓帆(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法国当代作家施米特继承了文学与哲学融合的思想传统,将其哲思寓于小说创作,提出一种超越理性和非理性对立关系的情感哲学。他借助元故事叙事策略,使文本成为虚实共在的场所。作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虚构重塑着现实世界,甚至创造出一种新的真实。同时,他的作品也积极地介入现实,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身体危机、身份危机等问题。本文从哲思、虚构和介入三方面入手,力图清楚地呈现施米特小说的创作特征及其蕴含的人文价值。

历史与小说的互文——论尤瑟纳尔作品中历史的书写与重构

张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尤瑟纳尔的历史题材小说超越了历史与现在的鸿沟,打破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实现了自我与他者的对话。她对历史的书写摆脱了对历史事件真实性要求的束缚,利用史料“编织”小说文本进而阐释历史。本文将尤瑟纳尔的作品置于新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理论背景之中,揭示尤瑟纳尔在历史与小说的互文性创作中展现出的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与反思。

·文化互鉴·

重构当代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以叶秀山《哲学的希望》为例

邵炜(北京外国语大学)李晓光(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海外汉学的重要起点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外译,而当代学者对中西哲学的贯通思考则成为当代海外汉学的一个重要支点。但中国当代学术外译作品在海外市场的挑战是受众接纳程度和途径。本文结合译介学、社会学、海外汉学和诠释学视角,探讨中国当代哲学学术作品在西方语境中的意义构建和传播要件:1.外译的目的是文本对异域受众的召唤,实现受众对其自身意义的激发和重塑;2.思考中国优秀作品在海外传播的社会学要素,如布迪厄提出的惯习、场域和资本条件对作品传播的影响;3.从海外汉学的长期发展规律中找到符合当代特征的、有效的外译范式。

·学术论坛·

北外法语世界讲堂简报